歌詞評論: 梁靜茹 慢冷 作為自我探索的歌

詞|姚若龍 曲|蕭煌奇

開場獨白

情感一旦公開鮮明的表達
它馬上就有一些虛假的東西
成了做戲與賣弄

 

真誠的人從不公開表達自己的感情

只有虛偽的人才用情感作秀
為了給大家看他們有多容易感動

開頭以獨白來定調敘事者對於表達情感的”排斥”。將不表達與表達的對立,比擬作真誠與虛偽的對立。並在兩段各自的結尾,以做戲、賣弄、多容易感動公開鮮明的表達對於虛偽的”排斥”。

旁白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 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這一句沒有配音的旁白,跳脫敘事者的觀點。換一個角度再次定調這首歌是關於改造。通常人們向外想改造世界,只是這裡特別向內探索、改造自己。

主歌

說完了 好像話都說完了
總是沉默對坐著
眼裡是濃濃夜色

主歌開始,說完了緊接著好像話都說完了,代表話其實沒有說完卻沉默著。這裡省略了主詞,並沒有限定沉默的雙方是誰。而此時畫面裡只有敘事者自己,一如旁白的定調。

總是兩字加強了一個疑惑,為什麼都沉默了還要對坐著,不離開?下一句用眼裡來講述對面看到的,是意識所看不清的濃濃夜色。這裡繼續補完先前定調,自己與自己仍看不清的內在沉默對坐,想說話卻不知怎麼說起。於是主歌第一段呼應旁白,來鋪陳探索自己的前提:不夠了解自己。

感情是偏執的 越愛越是偏執的
不相信我看到的
硬要說裂縫不過 是皺褶

感情再次被提起,相較於在開常獨白以表達與否的角度切入,此時強調偏執不相信我看到的,補充描述何謂偏執。這裡可以朝兩個方向來為不相信舉例。首先是在開場獨白,對於被表達出來的感情,看到就認定是虛偽。其次是下一句的硬要說裂縫不過是皺褶,描述如何忽視自己與自己內在的割裂。兩個例子展現敘事者對於真誠表達情感的矛盾。而硬要兩字表示自己明明看見了自己的矛盾、割裂,卻選擇壓抑。

這一段接續上一段的鋪陳,從不夠了解自己到明知矛盾但壓抑。在進入副歌之前累積張力。

副歌

怎麼先熾熱的卻先變冷了
慢熱的卻停不了還在沸騰著
看時光任性快跑隨意就轉折
慢冷的人啊 會自我折磨

副歌開頭以怎麼來表示叩問,氛圍上表示對答案的渴求。先後與冷熱分別代表時間與狀態。還在表示現在。現在的狀態有已經變冷的和還在沸騰的,變冷所指的顯然是那不表達情感的冷臉,而沸騰的是矛盾的內心。於是先後在這裡引入了過去的狀態,曾經表情熾熱,而內在慢熱。過去的狀態傳達一種: 當時以為言過其實、太誇張的人事物,在後來的回憶逐漸顯得珍貴。

看時光任性快跑隨意就轉折,很直白的表達倉促而意外。命運隨意、造化弄人。接著慢冷的人啊 會自我折磨,這裡的慢冷指的既是還在沸騰的內心,也是。這裡將自我指向內心,而不是表情的冷漠。

衝動的人向來聽不見挽留
這世界大得讓你很難不旅遊
浪漫讓你溫柔 也讓你最惹人 淚流

向來、聽不見挽留,這個組合極為精彩。要是因為衝動聽不見挽留離開,那麼向來兩字顯得如此突兀。這裡傳達的是: 有人一再地試圖挽留什麼,而被求的人一再的漠視,杵在原地、毫無作為。這對應副歌第二次循環 4:19~4:57 畫面中的劇情。此時衝動是指不細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挽留則是指當伴侶已經對關係表示不滿,希望自己能做點什麼。

這世界大得讓你很難不旅遊,這裡的,再次回到與自己對坐著的內在。旅遊代表探索,再次呼應旁白。浪漫在這裡指浪漫的情感、感性之類的,以正向的敘述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再次獨白

我是個無法表達情緒的人
這麼多年我已經習慣很多人對我的誤解
但我想改變 想表達我的愛
想對我愛的人說
我愛你

這一段獨白與開場獨白形成鮮明對比,相較於開場將表達與虛偽畫等號,此時明確的表示想改變自己。再次呼應旁白。並且在畫面點出對於母親的思念。

回到主歌

牽你手 若無其事牽你手
你像被動的木偶
多狠多讓人厭惡 的劇透

承接將作為自己內在的詮釋,牽你手代表接納自己內在。若無其事的文意是有事,但還可以隱藏。你像被動的木偶,則意味著自己需要主動去與自己的內在牽手。至於多狠多讓人厭惡的劇透,猜測是代表惡夢。劇透後接的是副歌的第二次循環,以畫面中劇情來說是伴侶因為自己的忽視而生氣離去。這表示預見自己會給家人帶來什麼感受,算是內在對自己的告誡。

愛從不敵 性格 不死心最痛
奈何 我總是記得開始 被猛烈 愛的悸動

這裡愛從不敵性格,繼續補充讓人厭惡的劇透,說明預見自己”性格”的冷漠會磨損家人對自己的愛。奈何 我總是記得開始 ,則表明自己想改造自己的動機,再次呼應旁白。特別記住這裡的”性格”要打上引號,未必指先天性格,這點留到補充說明。

 

結尾告白

媽媽 我改變了
是我造成家人對我的誤解
我會彌補一切

結尾劇情直接了當地表明改變。

補充

一路看下來,這首歌、劇情的主線是敘事者瓦里列先生在母親過世後的故事。(劇情畫面) 大致上可以看到悲傷五階段的部分呈現

  • 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 憤怒(Anger)
  • 討價還價(Bargaining)
  • 沮喪(Depression)
  • 接受(Acceptance)

不表達情感、不相信眼前看到的是否認。再次獨白與回到主歌後的牽你手是接受。只是作為故事背景而不是重點,因此主要還是貼著敘事者的自我來講述故事。

故事中的角色,如伴侶、母親,都是敘事者自身故事的配角。至於看到廣告而拜訪229理容店,則是罕見地探索內在,把日期作為比喻。所見的理容師,我認為可以當作榮格所謂的阿尼瑪。於是得到一個精彩的自我探索故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