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評論: 蕭煌奇 Ricky Hsiao 〈 過我的生活 IT’S MY LIFE 〉生活的腳鐐

作詞:林夕
作曲:蕭煌奇

不關心我有什麼 只在乎我愛什麼
用不著的一切誰來打掃
幸福就像穿鞋子 不舒服的都只是腳鐐
倒不如去赤腳奔跑

開頭從宣言開始,以 不關心只在乎… 的結構表達注意的優先次序。對敘事者來說,我愛什麼比起我有什麼更優先。第二行的反問,用不著的一切誰來打掃,補充第一行 有什麼 的含意是取得並擁有什麼,並且隱含額外取得用不著的會是需要打掃的負擔。

第三與第四行換個比喻回應前兩行,表達極簡主義精神。

不擔心缺少什麼 只知道追求什麼
別讓我夢想給世界顛倒
屬於我的那杯茶 要什麼味道 沒最好 要剛好
只能由自己來調

這一段第一行用不擔心… 只知道…的結構,簡略摘要上一段的敘事者狀態。在第二行的宣言別讓我夢想給世界顛倒,進一步補充敘事者的理念。接下來的第三第四行再次換了一個比喻,以屬於我的那杯茶來比喻我愛什麼沒最好 要剛好介於格言與宣言間。先是格言形式,沒最好,強調 我愛什麼 本身沒有客觀最好的標準。接著以宣言形式,要剛好,強調敘事者我要主觀剛剛好適合自己的,這只能由自己來調

我過我要的生活 不是生活過我就好
只要是我想要的 期待多久都有情調
不該我吃的 懶得管它是否酸的葡萄
對別人愛的甜點 報以微笑

副歌同樣以宣言開始。我過我要的生活 不是生活過我就好,這一行提供兩種讀法:第一種是時間順序,而第二種是正常文法。在第一種時間順序讀法中,我過…生活生活過我 在乍聽之下,貓貓聯想到 主詞+動詞 過+受詞的結構,其中生活的地位在兩(子)句中對調。這一種讀法即便在文法上不合常理,仍然承接了先前主歌的精神,去強調別讓生活的外物反客為主。而回過頭以正常文法來讀,可以看出後半行,不是生活過我就好,其實是倒裝句。正常文法應當作:(並)(只)是生活過就好。合理的讀法中,仍是主詞,不滿足於完成式動詞生活過。綜合兩種讀法,這一行宣言展現一種主動去過(尚未完成的)想要的生活的意願,並拒絕被動地任由生活中的不如意擺佈。

後三行大致算是排比修辭,將三種煩惱反向地表達。第一種: 期待多久都有情調 隱含對於 我想要的 很可能仍遙遙無期。第二種: 懶得管它是否酸的葡萄 借用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的酸葡萄心理(The Fox and the Grapes),以懶得管的態度回應求而不得的徒勞感。第三種: 對… 報以微笑 在經驗上表示選擇 以微笑 去回應一個通常不會微笑的場面。綜合三種對煩惱的詮釋: 敘事者距離 我想要的 未來仍不知還要多久。敘事者被告知 不該我吃的 後,安慰自己 懶得管 或許 酸的葡萄。至於不該敘事者吃的東西是 別人愛的甜點,這裡的重點放在所有權。以時間序來看,敘事者先是期待某種東西,接著被告知那 不該我吃的。最後,敘事者只能看著別人(享用著)愛的甜點,回一個微笑。

將這一段副歌以1+3行區隔,可以見到敘事者先以積極的宣言宣告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生活並不如意。

我擁有時間 不是時間擁有我的通告
我做想做的事情 忙碌也是一種逍遙
投我所好 倘若有希望就有失望
享受那些煩惱 感受我想要的味道

這一段副歌第一行與前一段第一行結構相似但稍有不同,這次只有時間順序一種讀法。相較於上一段,這一段沒有 我(只)就好 的追求,而只是單純反對時間當主詞。

第二句中,忙碌也是一種逍遙 配合前一段採用酸葡萄的典故,在這裡詮釋作自我安慰。單論這一行或許還能當作敘事者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然而配合主歌(Verse B)的 別讓我夢想給世界顛倒,則反倒呈現敘事者的夢想或許顛倒了。

接著,投我所好 倘若有希望就有失望,是挺神奇的用法。一般來說 投其所好 意味著迎合對方的喜好。在這個解釋下,投我所好是迎合敘事者的喜好。在迎合敘事者之後,緊接著倘若有希望就有失望。就像敘事者在說如果你因為對 懷有希望而投我所好,那麼 我 就會讓你失望。這一行呈現出敘事者如今有多麼沒自信。

這一段最後一行,享受那些煩惱 感受我想要的味道,本身呈現迎難而上的氛圍。然而注意兩句結構,都是省略主詞 我 並由動詞與受詞組成。兩個動詞享受感受以及兩個受詞那些煩惱我想要的味道,在不管原本寫法的情況下,改為 享受 我想要的味道 以及 感受 那些煩惱 仍是正常用法,甚至更合常理。在交錯的寫法下,想要的煩惱 互換。這寫法配合了第二行的合理化,把忙碌當逍遙,更顯得 我夢想給世界顛倒

沒什麼重不重要 只在乎需不需要
不合適的音樂別來騷擾
哪怕外面再熱鬧 沒被感動到
我寧可 一個人 無聲無息中睡著

再次來到主歌,第一行沒什麼… 只在乎…與開場定調同樣做出優先序的判斷。判斷的內容, 重不重要需不需要,本身是兩種價值判斷。這裡推論 重不重要 判斷的是開場, 我愛什麼追求什麼,的依據,指的是對敘事者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不需要 判斷的應當是宣言的前半句,我有什麼缺少什麼,指的是基於現實判斷還需要什麼。此時需要重要優先,可以放下許多對自己很重要的,而去取得需要而不可或缺的。即便與開場兩段都是作取捨,這裡選擇的完全相反。

第二行,不合適的音樂別來騷擾,展現抗拒。由於音樂的含意在先前段落並沒有提及,此時把注意力放在不合適的。在語意上接近 合適 的是主歌(Verse B)的 剛好,而接近 不合適的 是在副歌(Chorus A)的 不該我吃的別人愛的甜點。先前採用飲食作比喻,敘事者可以主動選擇要或不要喝或吃。然而這一段用音樂,除非有隔音措施,否則敘事者沒有選擇的會聽見 不合適的音樂。配合開場的 不舒服的都只是腳鐐,合理推論敘事者此時被動地受到外界影響,感到被騷擾。

第三與第四行是條件句,(如果)沒被…我寧可…。對比外面熱鬧與自己一個人無聲無息,呈現格格不入的氛圍。相對於主歌(Verse B), 屬於我的那杯茶…只能由自己來調,此時外面播放著不合適的音樂 顯然讓敘事者疏離與消極抗拒。

我過我要的生活 不是生活過我就好
只要是我想要的 期待多久都有情調
不該我吃的 懶得管它是否酸的葡萄
對別人愛的甜點 報以微笑

重複先前段落。

我擁有時間 不是時間擁有我的通告
我做想做的事情 忙碌也是一種逍遙
投我所好 倘若有希望就有失望
享受那些煩惱 人生沒有煩惱多無聊

這一段大致與副歌(Chorus B)相同,只更改最後的 感受我想要的味道 變成 人生沒有煩惱多無聊。這一段甚至不提 我想要的味道,而將騰出的空間再次復述一次煩惱。這裡再次確認敘事者如今的見解是 需要 煩惱。再一次,相對於 不舒服的都只是腳鐐,敘事者感到自己在 腳鐐無聊 之間戴上了腳鐐

我過我要的生活 不是生活過我就好
只要是我想要的 期待多久都有情調
不該我吃的 懶得管它是否酸的葡萄
對別人愛的甜點 報以微笑

重複先前段落。

我擁有時間 不是時間擁有我的通告
我做想做的事情 忙碌也是一種逍遙
投我所好 倘若有希望就有失望
享受那些煩惱 感受我想要的味道

重複先前段落。

〈 好好先生 〉:
就算有情緒 也消化得掉
你沒有壓力就好
讓愛情被你主導
無所謂我夠渺小

這裡展現委屈又不敢為自己發聲的形象。

〈 男人有淚 〉:
男人從不准有淚 不管有多累
可時間它像賊 偷走哭喊不回的年歲
離鄉茫然的追 事實卻總事與願違
越奔跑越後退 誰懂熱一碗湯的珍貴

這裡展現疲累與無力。

以專輯內各首歌詞定調的一致性來看,將〈 過我的生活 〉詮釋為 敘事者受到生活的腳鐐消磨 還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