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評論: 梁靜茹〈麋鹿 The Wanderer〉放下那些帶不走的

詞|郭秋偉
曲|Stephanie劉佩芯、易子竣

開場旁白

我迷失了方向
又回到了潛意識之地

開場很明白的點出歌名麋鹿其實是迷路。第二行的表示敘事者再一次迷路到了潛意識之地,這一再發生。

主歌A

就算一切已經準備好
無法預期總無理取鬧
就算發生比想像中糟
日出日落輪迴無法逃

這一段補充迷路的背景。總有無法預期的事發生。就算比想像中糟糕,不免經歷日出日落輪迴。即便迷路了,仍會走出來。即便走出來,還會再次迷路。

前副歌

起起伏伏 反反覆覆
穿梭叢林的光處
痛不痛苦 一念之誤

接著以起起伏伏 反反覆覆去強調剛才的輪迴反覆,這過程比喻作穿梭叢林的光處。光影交錯,是照到光或被影子遮擋都是一念之差。說一念之誤應該是為了配合押韻。

副歌A

停下脚步的麋鹿 細數
迷過多少路 犯多少糊塗
還來不及寬恕
試著去澆熄那熱燙皮膚

將迷路轉作名詞的麋鹿,說此時停下腳步細數自己迷過多少路 犯多少糊塗。這一段的前兩行在回顧自己過去迷路時的不安與委屈,確切來說麋鹿的解釋被延後到結尾獨白:
所撿起的枯枝
灌注了許多曾經不安與委屈
漸漸 築成這座麋鹿


接著後兩行的解釋仍需用到結尾獨白:
祂知道所有的過不去
燃燒時 很像對話
讓我傾聽 願意理解


可能被澆熄熱燙皮膚對應燃燒麋鹿,把曾經不安與委屈燒掉。然而還來不及寬恕 試著去澆熄表示敘事者不打算燒掉曾經不安與委屈,至少在還來不及寬恕是如此。合理推測是把不安與委屈留著,直到與自己達成寬恕

副歌B

太多過客太多事物
身外之物不必在乎
執迷不悟的人 為自己增添包袱

接著話鋒一轉。即便剛才仍打算留下不安與委屈直到寬恕,現在說著這些太多了,很多不必在乎。繼續執迷不悟是給自己增添包袱。這一段肯定剛才的燃燒,不必刻意去澆熄

主歌B

為了愛滿山奔跑尋找
孤獨不過是一種代號

相較於主歌A說無法預期比想像中糟輪迴無法逃,此時改以為了愛滿山奔跑尋找來描述迷路,並以孤獨不過是一種代號來說這孤獨狀態沒什麼大不了。

主歌C

熱鍋上的螻蟻 依舊很急躁
不歡而散的人想潛逃
相愛的人卻引以爲傲

這一段有三個主詞熱鍋上的螻蟻不歡而散的人相愛的人,並各有對應狀態。從段落安排來說,合理推測是以群像的方式補充上一段為了愛滿山奔跑尋找的情境。這三個主詞大致分成兩組。第一組是由熱鍋上的螻蟻去奔跑尋找,而不歡而散的人想潛逃。第二組則是相愛的人卻引以爲傲。大致像是焦慮依附、逃避依附以及安全依附的分法。

這寫法較為抽離、超然,聽起來很難對應到具體的人、關係,進而帶來一些神祕感。使得這麋鹿有點山神的氛圍。這意圖參照 Youtube 資訊欄:
過往專輯作品MV幾乎都以故事性呈現,這次嘗試打破框架與未知,首次以非劇情形式拍攝,並由靜茹親身上陣。

前副歌

起起伏伏 反反覆覆
穿梭叢林的光處
痛不痛苦 一念之誤

副歌A

停下脚步的麋鹿 細數
迷過多少路 犯多少糊塗
還來不及寬恕
試著去澆熄那熱燙皮膚

副歌B

太多過客太多事物
身外之物不必在乎
執迷不悟的人 為自己增添包袱

連接段A

愛自己 那自由麋鹿
原形畢露 暢游旅途
態度 才是關鍵輸出

在兩次循環燒掉那熱燙皮膚後,現在那自由麋鹿 原形畢露。此時放下了那些不必在乎身外之物,才顯出自己的力量動物。即便這麋鹿仍是由曾經不安與委屈築成,現在仍可以暢游旅途。並以態度 才是關鍵輸出來回應前副歌裡的痛不痛苦 一念之誤

此時注意要放下、燒掉的是那些屬於身外之物不安與委屈,而不是不加分辨地通通燒掉。即便有些不安與委屈毫無道理,仍有些使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或不想要什麼。後者還是要留著。

連接段B

熱血的溫度
能與光共處 亮度
擊退抵觸

熱血溫度亮度都適合去強調燃燒,而擊退抵觸回應先前的試著去澆熄那熱燙皮膚。這一段強調態度轉變。

副歌A’

繼續奔馳的麋鹿 清楚
走過哪些路 認清了糊塗
無需引人注目
領悟讓自己不失足退步

態度轉變之後,副歌隨著變化。從停下脚步的麋鹿變成繼續奔馳的麋鹿、從細數清楚

副歌B’

太多人物太多事故
身在迷幻城市拭目
隨風翩翩起舞
為明天持續征服

太多過客太多事物 身外之物不必在乎變成太多人物太多事故 身在迷幻城市拭目。把視角從過去轉向現在或未來,從不必在乎拭目

結尾獨白

所撿起的枯枝
灌注了許多曾經不安與委屈
漸漸 築成這座麋鹿


祂知道所有的過不去
燃燒時 很像對話
讓我傾聽 願意理解


可以好好休息
回到原有清晰
這路途就不再崎嶇

告別潛意識森林
一起回到城市中


從此在心底最深處
有你存在

力量動物一直陪伴
不會離去 永遠守護

結尾試著把在歌詞的比喻裡迷路的聽眾拉回來,給了非常多解釋。

補充

詞:李靜文
曲:張盛德 

貓貓在YT留言見到有人提起另一首迷路,順便補充一下。兩首歌的敘事方式差異很明顯。在迷路這一首使用大雨,而麋鹿使用燃燒。迷路裡採用訴說希望你明白,而麋鹿採較超然的視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